虽然倾慕没有界限,但是爱情总有终点。而撩动他心弦的最后一位,邂逅于诗人的暮年。七十四岁的歌德与十九岁的少女乌尔莉克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诞生的《玛丽恩巴德哀歌》乃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此事件因为诗人本人的名气、双方巨大的年龄差距、诗人与女孩母亲之间的过往历史,以及哀歌的极高艺术成就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很多诗人、艺术家与学者均曾对此事件产生浓厚的创作或研究兴趣。最近的例子是2008年,德国文坛泰斗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还据此创作了一本在德国文坛引起强烈反响的长篇小说《恋爱中的男人》。
对于诗人而言,爱情的火焰终于燃烧殆尽,生命中残余的只剩“工作”而已。《玛丽恩巴德哀歌》是歌德爱情诗歌的绝响。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力不从心,从此专心创作,与男女之事绝缘。而乌尔莉克终生未嫁,临终前将所有信件付之一炬。
1823年9月5日,一辆旅行马车沿着乡间公路从卡尔斯巴德[1]向埃格尔[2]缓缓驶去。秋天的清晨,寒意袭人,瑟瑟冷风掠过已收完庄稼的田野,但在辽阔的大地上仍然是一片湛蓝的天空。在这辆四轮大马车[3]里,坐着三个男人。萨克森-魏玛大公国[4]的枢密顾问冯·歌德[5](卡尔斯巴德的疗养登记表上是如此尊称的)和他的两名随从:老仆人施塔德尔曼[6]和秘书约翰[7]——歌德在这新世纪里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由这位秘书首次誊写的。他们两人谁都不说一句话,因为这位年迈的老人自从在少妇和姑娘们的簇拥下,在她们的祝愿和亲吻下告别卡尔斯巴德以来,一直都没有开过口。他纹丝不动地坐在车厢里,只有那全神贯注正在思索的目光显示出他的内心活动。在到达第一个驿站休息时,他下了车,两位同伴发现他用铅笔在一张顺手找到的纸上匆匆地写着字句。后来,在前往魏玛[8]的整个途中,无论是在车上还是在歇宿地,他都一直忙于此事。第二天,刚刚到达茨沃道[9],他就在哈尔滕城堡[10]里埋头疾书起来,接下来在埃格尔和珀斯内克[11]也都是如此。他每到一处,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在行驶的马车里斟酌好的诗句赶紧记下来。他在日记中只是非常简略地谈到此事:(9月6日)“斟酌诗句”,(9月7日)“星期日,继续写诗”,(9月12日)“途中把诗又修改润色一遍”。而到达目的地魏玛时,这篇诗作也就完成了。这首《玛丽恩巴德[12]哀歌[13]》,不是一首无足轻重的诗,它是歌德晚年最重要、最发自内心深处的诗,因而也是他自己最喜爱的诗。这首诗标志着他勇敢地向过去诀别,毅然开始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