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常读常新。有人认为白居易在巧妙地利用《长恨歌》,含蓄地向皇帝进谏。进谏的都是国是:宦官当权,国家不幸,皇帝社稷危如累卵;藩镇割据,国家永无宁日;内宫规模过大,开支庞大,直接影响了黎民百姓的正常生活和官场的正常秩序。
写爱情也罢,讽谏也罢,把皇家写得一往情深的《长恨歌》,迅速传到京城,被青楼妓女谱成歌曲,不多日便传布朝野。
不久,白居易获得升迁,受命入朝,任官翰林院。愤青白居易发扬书生本色,连上一道道奏疏,拼死拼活,把众多不可一世的权臣拉下马。
元和三年(808年)夏,因牛僧孺科场冤案,宪宗听信李吉甫和众宦官,贬杨于陵为广府节度使,罢裴垍翰林学士,除户部侍郎,裴垍、王涯出翰林院,白居易义愤填膺,上《论制科人状》,慷慨陈辞,然难以改变宪宗的决定。
元和三年(808年)九月,荆南道节度使裴均和山南东道节度使、守司空、同平章于頔请求入朝,白居易上奏指出裴均在驻地大肆搜刮,进奉朝廷,于頔更是公然聚敛,肆意虐杀,提醒宪宗加以拒绝,宪宗不纳。裴均、于頔因此记恨白居易。
不久,淮南节度使王锷来朝,要求宰相头衔。王锷曾任岭南节度使,大肆搜刮民财,让他的儿子在朝廷天天请客,对宦官巨款贿赂,对宪宗厚贡进奉。白居易上《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强烈反对王锷的买官之举,宪宗看了奏章后,便给王锷加封官衔,把他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