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古文玄胤[51],太史神书。千类万象,或龙或鱼。何词不录,何物不储。怿思通理[52],从心所如。如彼江海,大波洪涛。如彼音乐,干戚羽旄[53]。”
(三)籀文
案籀文者,周太史史籀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七略》[54]曰:“史籀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甄酆定六书,二曰“奇字”是也。其迹有《石鼓文》[55]存焉,盖讽宣王畋猎[56]之所作,今在陈仓[57]。李斯小篆,兼采其意。史籀,即籀文之祖也。
赞曰:“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58]。苍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四)小篆
(五)八分
案八分者,秦羽人[68]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69]云:“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70],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又萧子良[71]云:“灵帝时,王次仲饰隶为八分。”二家俱言后汉,而两帝不同。且灵帝之前,工八分者非一,而云方广,殊非隶书。既言古书,岂得称隶。若验方广,则篆、籀有之。变古为方,不知其谓也。案《序仙记》云:“王次仲,上谷人,少有异志,少年入学,屡有灵奇。年未弱冠,变苍颉书为今隶书。始皇时官务烦多,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出在槛外,翻然长引[72],至于西山,落二翮[73]于山上,今为大翮、小翮山,山上立祠,水旱祈焉。”又《魏土地记》云:“沮阳县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又阳固[74]《北都赋》云:“王次仲匿术于秦皇,落双翮而冲天。”案数家之言,明次仲是秦人,既变苍颉书,即非效程邈[75]隶也。案蔡邕《劝学篇》“上谷王次仲初变古形。”是也。